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台北班基本倫理學第八組提問以及孫老師簡答

「基本倫理學」提問

:第四期臺北班

:第八組

授課老師孫效智教授

8方美蘭、29曹靜如、38張衛華、51許德訓、59莊玉如、74吳宜敏

提問方式:全組共同提問

01.如依據無關理論的分析,是否可說:「意圖的道德性質」傾向「道德善惡」,而「行為的道德性質」則傾向「道德正誤」之內涵意義?題意不清

02.成語「一石兩鳥」是否指一個行為方案達到兩種目的性意圖?(說法有問題,應是一人懷著兩種目的性意圖去從事某行為)如果有,那在

道德正誤判斷中,意圖和道德正誤判斷有相關性,當涉及兩種目的性意圖又是該如何判斷行為整體的道德性?(p4(行為若不對,那麼意圖自然就是惡的。一石兩鳥通常是用在正面或負面的情形呢?)

03.由於一個人是無法認識理解到一行為“所有的客觀屬性,尤其是在不確定的未來所出現的那些不可預見的結果,因此,是否「行為的道德性質的決定」也應考量其「行為的道德(客觀?)性質主觀性」?(P.6這正是我上課時所說的「主觀之客觀」

04.意志的第二個層次是「範疇性的抽象態度(categorial-formal attidutes)」。善的行為意圖願意透過具體的正確行為來進一步落實或具體化「範疇性的抽象態度」所包含的道德理念。就「善意志有著為了行善而行善的動機」的表述來看,此處所謂的「範疇性」是指行善動機是受「為了行善」所範疇的意思嗎?(P.8非也

05.道德善誤與對錯之間,有一種不對稱的關係,當善的意志做出錯的行為時,法律判斷上,是否會考慮道德正確性?若不考慮是否會影響善人行善的意圖?(p11非也

06.意圖相關倫理支持者的混淆之處,可否換言之,即是認為一旦行為者已作出選擇後,行為的整體道德性質是根據意圖的道德性質而隨之可以“改變”?(P.12)非也。他們混淆之處有二,把correlation 當成determination,看到意圖道德性質能改變行為整體之道德性質後就以為意圖道德性質能改變行為方案之道德性質

07.行為過程中,人的目標決定目的性意圖,認知追求行為方案,此行為方案是指符合目的性意圖之可能手段,最後再確認選擇付諸實踐。一個目的性意圖只能有一個行為方案嗎?非也,請參考「行為過程圖」倘若行為整體的實踐無法達成人的目標,是否會進入行為過程的循環?若事先知道,你怎麼可能會選擇該行為方案?如果是,那會從改變人的目標?還是從認知追求可行的行為方案?(p15

08.在兩種道德判斷的不對稱性言及:基本抉擇不是一個個別的抉擇。它也不容易完全顯題化(a- thematic)的作為認知的對象。試問何謂「顯題化(a-thematic)」?(P.9 19不對稱 性沒有涉及基本抉擇的討論。Athematic是「無法顯題化」之意

09.意圖與動機是隱藏於人心中的,如果行為者不主動揭示,行為者本身的意圖他人如何真正得 知?如此他人又如何判斷行為者是善或惡?所以判斷他人要謹慎。倫理學是為己之學,不是要 你去判斷別人的意圖用的

10.法律量刑上,除考量犯罪者的犯罪行為外,亦會將犯罪者有無犯罪的行為意圖(犯意)納入考 量,就此看來,犯意與犯行之間是相關聯的。法律上這種見解和此處倫理學意圖與行為無關的 主張是否是相牴觸的?不抵觸,刑罰正義要考慮犯意,以釐清責任,比例原則也要瞭解犯意, 以瞭解犯罪者在進行什麼行為方案

11.善行為善人的必要條件,但一個人在時間軸上,並非每件事都能徹底是純善的動機,所以其定義善人標準六原則時,是否只有完全不逾矩的聖人才可以稱為善人?在善惡的光譜上是否以動機善惡及頻率的多寡來決定?善惡判斷可以是單點判斷,也可以是判斷一個人的人格高下

12.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認知或判斷去行事,而人的認知與判斷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當我們認為回教徒炸彈自殺客是不合乎其行為正確的,那我們該如何改變其認知?對話

13.在瞭解有善心的人會選擇做善事,但善心卻無法決定到底什麼是善事:其道理是告訴我們其行為結果並不等於其善惡的動機,而是其認知?而在倫理學的思辯下,各學者在效益論及正義論的結果爭論,那麼對於大部分的行為正誤都有辦法取得共識?問題有一些複雜,牽扯到許多不同層面

14.伴隨性意圖目的性意圖當中,伴隨性意圖是否是客觀主體,而目地性意圖為主觀認定?非也,請先釐清題意

15.當我們上完道德善惡及道德正誤,及意圖無關倫理後,其目的是否在讓我們釐清 “不要輕易以事情的結果來判定行為者之動機非也,應仔細閱讀「兩種道德判斷」的結論來掌握此區別的目的,“並且要以更謹慎的態度來思辨自己的認知,但作為老師的角色,我們也僅能以自己的認知去教導學生,那麼“態度必須公正,如何辦到?你的認知要透過與學生對話來互相補充:舉高雄班學員所分享的一個心理受傷的學生為例

16.何謂行為本身的"客觀非道德屬性"?其和行為者所認知的主觀性有何不同?題意不清

17.善惡行為的對錯正誤有辦法絕對的兩分嗎?而有必要進行清楚的分辨嗎?善惡是指意圖。對錯雖非在每一情形能有所區別,但也非在每一情形不能區別。當然有必要,不然要選擇做那個行為呢?

18.就老師上課內容所提之善人、惡人,這當中不會有灰色地帶影響道德的判斷嗎?當然有

19.知道道德善惡對錯,對我們增進道德有何幫助?知之愈深,行之愈篤

20.意圖無關倫理提到「認知」的重要性,但在人類行為發展中,「認知」能力受到年齡、環境..等因素影響而有不同發展,例如在原住民部落「打獵」維生與「虐待動物」不同、在法律上有以年齡區分犯罪刑罰,在道德判斷上是否也有嚴格的將認知的「成熟度」內容加以明確的規範及定義?道德本身是不成文法,很難完全明確規範

21.聖經裡有「不要判斷人,免得受判斷」的勸告,道德判斷的功能是用在自我省察,或是成為一面鏡子,幫助別人改正?或是皆是,或是其他?都可以

22.若是將「意圖相關倫理」和「意圖無關倫理」理論用來檢視靈修六原則,其省察過程是否含括了檢視「意圖」(起心動念)與「行為」結果?或是意圖更為重要?此過程是否也產生「可分離性」?題目有待釐清,也有些大

23.宗教鼓勵修行,心念或心性常被強調,如佛家「心中有佛就有佛」,聖經「心在哪裡,寶藏就在哪裡」,或古人「境由心生」,「心」是否就是「意圖」?不完全是。操練「意圖」會影響「結果」,是否可支持論證「意圖相關倫理」。意圖不會影響結果

24.「倫理學」最終目的亦是勸人為善?但多數不曾正式學習的人,個人道德標準依舊是受到宗教、風俗、文化、傳統、法律所影響,如果「倫理」價值高過一切,是否對於倫理的倡導更應普及?如何普及?離題

25.倫理學的文辭堆砌,有時來自對文字的認知不同或錯誤理解,而發生解讀失準的情形,故解構與建構中如何避免產生思想上的謬誤?抽象而不易聚焦的提問

26.倫理學家有不同的見解?隨著時代有不同的支持者,但誰賦予他們的理論成為真理?理性的確認、對話的釐清、經驗的驗證等 提出理論的學者是否反求諸己?若能謹守「態度必須公正」就會常常反求諸己 是否可以多分享「學者」本身的生命故事,例如Rachael本身是否因為什麼背景,使他認為「意圖」的重要性,而其相關倫理?這要做更多有關人的研究才可能 Thomos所提出的「意圖」既然不同於前者,現在歸納有「兩種」,是否如辯論的兩派「正方」與「反方」,沒有其他絕對性?

27.道德要求「意圖」100%是善的,若是其中有一絲念頭是「他律」,就不能稱為「善人」?人類世界裡存在有「善人」嗎?善惡是光譜,善念有多純粹,他就是多完全的善人

28.基督徒強調在死前懺悔必得救,若人在法律裡判有罪,神的國度獲判無罪,以宗教人的信仰,究竟最終是人的判斷重要還是神的判斷重要?這個對立要分各種不同情形來討論,不能簡單而論

沒有留言: